第三屆海峽兩岸法醫學術交流會暨首屆全國法醫學專業研究生科研創新學術交流會在沈陽舉辦
2024年8月15—18日,“第三屆海峽兩岸法醫學術交流會暨首屆全國法醫學專業研究生科研創新學術交流會”在中國醫科大學舉辦,會議同步舉辦“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法醫學分會疑難案件法醫病理鑒定交流會”。
海醫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田偉、廣州醫科大學副校長、海醫會法醫學分會會長胡丙杰、中國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振寧、遼寧省司法鑒定協會副會長、沈陽市司法鑒定協會會長侯德福、海醫會法醫學分會副會長、遼寧省司法鑒定協會會長官大威等出席開幕式。來自海峽兩岸及澳門地區的300多名法醫學專家學者以及法醫學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簡稱“海醫會”)法醫學分會主辦,中國醫科大學法醫學院/司法鑒定中心、遼寧省法醫學生物證據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法醫學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廣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承辦,遼寧省司法鑒定協會、沈陽市司法鑒定協會協辦。
本次學術交流會內容豐富,涵蓋法醫學各分支學科,會議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經驗。臺灣法醫研究所教授蕭開平、廣州醫科大學副校長胡丙杰、四川大學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院長侯一平、復旦大學法庭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成濤、蘇州大學法醫學系主任陶陸陽、南方醫科大學法醫學院院長朱波峰、山西醫科大學法醫學院副院長嚴江偉、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趙東、復旦大學法學系陳龍教授、中山大學法醫學系主任趙虎,先后分享了臺灣的死亡管理制度死亡證明書與死亡方式的判定原則、法醫學科發展、民國時期法醫研究所的創建、發展及貢獻、法醫學鑒定與科學研究中的標準化及展望、青少年心智鑒識體系架構的初步探索、多組學技術在體液斑精準組織溯源中的應用研究、組學時代生物物證精準鑒識的機遇與挑戰、核酸分析在法醫病理學研究中的應用與進展、機械性室息死亡精準死因鑒識研究、我國未成年人嚴重犯罪對法醫精神病司法鑒定的挑戰等專題,引起了參會代表的熱烈討論。
疑難案件法醫病理鑒定交流會由中國醫科大學法醫學院原院長、遼寧省司法鑒定協會會長官大威主持,并做了刑事案件的法醫病理鑒定案件分析報告,并與參會專家學者進行討論。臺灣夏山基金會理事吳艾蕓、汕頭大學于曉軍、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張建華、南方醫科大學李冬日、浙江大學周韌、中南大學蔡繼峰、重慶醫科大學李劍波,分享了在法庭上運用型態認知方法協助分析摩托車騎士的傷勢、電擊死常規病理尸檢新證據、道路交通事故疑難復雜案例死因分析、交通事故重建與交通傷成傷機制、新醫療技術對涉醫司法鑒定的挑戰和對策、多次鑒定的復雜死因案件思考、醫療損害鑒定及因果關系分析探索、法醫實踐與科學研究等法醫檢驗中遇到的難題,以及應對措施。
同時召開的首屆全國法醫學專業研究生科研創新學術交流會,共收到來自28所高校及法醫學科研院所的116份作品,來自全國28所高校及法醫學科研院所的百余名研究生在會上分享了各自領域創新性科研成果,讓大家耳目一新。
本次學術交流會為海峽兩岸的法醫專家學者以及研究生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學術交流平臺,對加深海峽兩岸法醫學界的深入了解,加強交流與合作,產生深遠意義。